鼎湖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鼎湖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

引用
[目的]了解鼎湖山早、中、后3个演替阶段的3类森林(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为下一步研究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及其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在代表性林区采集土样,从中提取总DNA,利用细菌通用引物27F和1492R PCR扩增16S rDNA并构建文库.从所构建的3个文库中各挑取150个阳性克隆子并对插入片段进行测序,利用Mothur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从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文库中分别得到122、118和120条有效16S rDNA序列,各代表70、64、72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以97%相似性为划分标准).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8个细菌门类,其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在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土样中分别占53.3%,67.8%和60% ;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分别占29.5%,20.3%和32.5% ;其它如厚壁菌,放线菌等均不超过10%.3类森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3者两两间共有的OTU数量占检测到的OTU总数的比例均低于25%,其中阔叶林土壤细菌有着最高的Chao指数(414.2)和Shannon指数(3.90),及最低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0.0249).[结论]鼎湖山针叶林、混交林和阔叶林3类林区土壤细菌在种群构成上差异显著,其中阔叶林土壤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相对较高,但3者在大类组成方面比较相似,均为酸杆菌占绝对优势,变形杆菌次之.

细菌多样性、16S rDNA、鼎湖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

52

Q938(微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030015;中山大学重大项目培育和新兴、交叉学科资助计划项目2010330003165003

2013-0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1489-149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微生物学报

0001-6209

11-1995/Q

52

2012,52(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