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散射团簇理论对CO/NiO(100),NO/NiO(100)吸附系统的分析与比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0-3290.2000.03.037

多重散射团簇理论对CO/NiO(100),NO/NiO(100)吸附系统的分析与比较

引用
用多重散射团簇(MSC)理论对CO/NiO(100)和NO/NiO(100)吸附系统的C 1 s近边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NEXAFS)和N 1 s NEXAFS谱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理论计算表明CO/NiO(100)是弱物理吸附,CO分子与表面的多极静电相互作用很弱,σ共振不依赖C-O键长的变化,MSC方法分析表明,CO是以C原子朝下,吸附在衬底的Ni-O键桥上,可靠性因子计算显示C 原子的吸附位置距Ni原子0.09 nm,CO分子中C原子距衬底的吸附高度为0.31±0.01 nm ,CO分子倾斜角不大于25°.理论计算证实NO/NiO(100)是弱化学吸附,σ共振明显地依赖N-O键长而变化,NO分子倾斜角的范围为35°-55°,NO键长为0.118 nm,NO分子的吸附高度为0.20 nm.分析了CO/NiO(100)C 1 s NEXAFS谱中共振峰的物理起因,讨论了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物理机制的差别.

多重散射团簇理论、物理吸附、分子、原子、理论计算、化学吸附、吸收精细结构、倾斜角、静电相互作用、键长、共振峰、可靠性因子、吸附系统、吸附位置、物理机制、衬底、计算表、分析表、显示、射线

49

O4(物理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70-57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物理学报

1000-3290

11-1958/O4

49

2000,49(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