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139/j.1007-9610.2019.03.022
胆胰内镜技术在IPMN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是由胰腺导管内分泌黏液的高柱状上皮细胞乳头状增生形成的肿瘤, 同时伴有主胰管或其侧支胰管囊性病变. 目前认为是一类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恶变风险以及诊治方法不完全相同的肿瘤[1]. 1982年,日本内镜专家Ohhashi首次对其进行较详细的描述[2].IPMN临床相对少见, 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3%、 胰腺囊性肿瘤的21%~33%,好发于60~70岁人群,目前认为该病无明显性别差异[3-5]. IPMN无典型特征性临床表现,多在腹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胰腺囊性占位. 尽管近几年影像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但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对IPMN的鉴别诊断、病变危险程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缺陷. 部分病人由于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和顽固性腹痛及拒绝手术等无法行外科手术治疗[6].胆胰内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少和恢复快等优势,临床应用较广泛. 对于IPMN,胆胰内镜技术可在直视下收集胰液行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学检查,及直接钳夹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病理类型, 为下一步诊治提供病理学证据. 同时,对于由上述各种原因导致未行手术治疗的病人,还可行胆胰内镜治疗,缓解临床症状,进而以最小的创伤和最大的内脏保护使病人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 外关于胆胰内镜技术应用于IPMN的研究较少,本文作一探讨,以期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认识.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内镜、病理、顽固性腹痛
24
R735.9(肿瘤学)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辽科发[2017]13号-484
2019-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