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9610.2014.04.006
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的临床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前血型不相容肝移植被认为是禁忌证,因其术后发生抗体介导的排异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AMR)会引起移植物功能衰竭,病人愈后极差.然而从1972年Starzl等[1]报道第1例血型不相容肝移植至今,包括血浆置换、脾切除、静脉免疫球蛋白输注等方法先后提出,极大降低AMR的发生率,术后生存率也不断提高.因此,血型不相容肝移植作为扩展移植供体的来源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已成为挽救急性肝衰竭等病人生命的有效手段.
血型不相容、肝脏移植、临床研究
19
R657.3(外科学各论)
201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29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