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9610.2001.05.056
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1)
@@ 概述
1.细胞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17世纪后半叶,英国的物理学家Robert Hooke(1665年)设计出一台简单的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软木组织”,发表了《显微图谱》一书,首次提出软木组织的组成单位为细胞.荷兰自然学家Antony van Leeuwen-hoek(1675年)也设计出一种简单的、具有显微镜特征的放大镜,首次观察到池塘水中含有被他称作微生物的东西.随后的研究又发现了细胞核(Bown,1831年)、核仁(Valentin,1836年)及细胞质(Dujardin,1835年)等细胞的基本结构.在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Matthias Jakob Schleiden(1838年)和动物学家Theodor Schwann(1839年)将对动物和植物细胞的观察结果上升为细胞理论,提出了细胞学说(cell doctrine).指出所有的生物均由细胞构成,细胞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生物体内,生物体只有通过细胞的增长和繁殖才能生长,由此标志着细胞生物学的诞生.1858年德国的病理学家Rudolf Virchow在《细胞病理学》一书中提出了“细胞来自细胞本身”的著名论断.随后果然观察到细胞的直接分裂(无丝分裂)和间接分裂(有丝分裂).加上法国微生物学家Louis Pasteur的巨大成就以及后来的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等的发现,使细胞学具有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同时也引发了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对细胞进行的大量研究.1839年,G.J. Mulder提出了生命物质中最重要的成分是蛋白质.在19世纪末期,人们还逐步认识到了细胞的主要成分还有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核酸.1871年,Friedrich Mioscher从人的死亡白细胞中提出了脱氧核糖核酸(DNA);这是重大的进展,因50年后人们将DNA与遗传联系了起来.
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光学显微镜、细胞学说、微生物、脱氧核糖核酸、生物体内、物理学家、细胞生物学、细胞病理学、碳水化合物、组织、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遗传联系、细胞构成、无丝分裂、生物学家、生物化学、生命物质
6
Q2(细胞生物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附1-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