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术后疗效之我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9610.2001.01.009

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术后疗效之我见

引用
@@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迅速上升之势,面临日益多见、需要治疗的病例,如何挽救这些生命,并不断提高疗效,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和目标。至今,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切除,但近半个多世纪来,其手术治疗的疗效并没有很大提高,究其原因大致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是诊断方面,二是治疗方面。下面就这两方面谈一些个人看法。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是根本 从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手术病例中早期病例的比例实在是太低了,绝大部分为中、晚期(Dukes B、C期)病例,若不改变这种局面,难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或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而导致此种局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病员早期缺乏症状,特别是缺乏特异性症状,或产生症状后未引起病员的重视,故未及早就医;其次是诊治医师对结直肠癌缺乏认识和警觉,未给就诊病员作必要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特别是病员就诊时多先找内科、中医、痔科等医师,即使到外科就诊也常因马虎、疏忽而致漏诊。因此解决诊断上的问题有赖于加大对病员宣教和对广大临床医师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对结直肠癌的警觉。在具体诊断步骤上,直肠指检是常规必须进行的检查;除主诉便血的病员外,粪便隐血试验同样应列为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主诉便血而直肠指检阴性及粪便隐血阳性的病例,首先应选作纤维结肠镜检查。因为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灌肠造影常不能完全排除诊断,仅适用于纤维结肠镜发现病变后对正确定位的辅助。CT或MRI检查对肠道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不高,故不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螺旋CT可发现肠道病变,是很有希望的一种检查手段,但目前尚未普及,故不能列为常规检查。

结直肠癌、术后疗效、检查手段、诊断敏感性、纤维结肠镜检查、病例、治疗手段、直肠指检、早期手术、粪便隐血试验、症状、医师教育、病变、实验室检查、主诉、诊断步骤、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延误诊断、手术治疗

6

R73(肿瘤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7-1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外科理论与实践

1007-9610

31-1758/R

6

2001,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