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效果和评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7-9610.2001.01.006

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效果和评价

引用
@@ 经过近30年的研究,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治疗观点也在原则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区分不同病因、不同病期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总体生存率已达83%,其中手术治疗的生存率达70%以上,非手术治疗者达90%左右。与过去相比,这一疗效是可喜的,但是还不能令人满意,因为还有20%~30%的病人不能治愈,且疗程长,费用高,病人痛苦大。影响疗效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在病程的早期还缺乏真正能阻断病情发展的特异性治疗;暴发性胰腺炎仍有很高的死亡率,单纯依靠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均难以提高其生存率;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手术指征的选择和手术时机的掌握,甚至在手术方法、引流技术方面常常还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使手术时机延误,病灶残留;对严重并发症如真菌深部感染及胰性脑病认识不足,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仍很高。 临床上,急性胰腺炎个例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治疗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评价治疗效果时也要考虑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首先,急性胰腺炎的发展趋势有自限性和进展性两种倾向,对于局部损害轻、病因为一过性和机体反应适度者则表现为自限性,对于局部损害大、病因持续或机体反应过度者则表现为进展性,每一个临床病例往往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上;其次是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有全身反应和局部病变两个方面,两者在程度上不一定一致,但相互之间又有密切联系,局部病变是根本,全身反应是局部病变的结果,但全身反应在程度上个体差异又很大;第三,急性胰腺炎的局部病变有胰腺坏死和胰外侵犯两方面,在程度上两者也不一定一致,但在发生上是相互联系的,胰腺广泛而散在分布的坏死,常常导致大量的胰液在胰周和腹膜后间隙蔓延,并导致广泛的脂肪坏死,在疾病的中后期,往往是胰外腹膜后感染对全身的影响超过胰腺坏死本身;第四,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具有多样性,解除病因有手术方法和非手术方法,有时是毫无办法的;第五,随着疾病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主要矛盾也不相同。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治疗、评价、非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手术方法、全身反应、局部、病因、生存率、胰腺坏死、手术时机、机体反应、个体差异、病变、个体化治疗方案、死亡率、临床、进展性、严重并发症

6

R656(外科学各论)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0-1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外科理论与实践

1007-9610

31-1758/R

6

2001,6(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