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希腊》的译介与符号化
自从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将拜伦的<哀希腊>介绍给国民以来,该诗已有数十个译本.翻译家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译,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诗做出的解读与诠释,绝非仅仅是翻译技艺的追求.此外,文学家对这首诗的挪用和模仿,文革期间翻译家近乎仪式化的翻译行为,这些都说明拜伦的<哀希腊>已经转化为民族救亡与个人精神追求的符号象征,参与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甚至民族精神思想的建构.
《哀希腊》、译介、符号化
33
H059(写作学与修辞学)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yw04
2010-07-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