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眷留"理念看斯奈德的禅诗《牧溪的柿子》
斯奈德的《牧溪的柿子》再现了牧溪《六柿图》"色空相即"的参禅开悟之旅.对照牧溪13世纪的《六柿图》细读斯奈德21世纪的《牧溪的柿子》,我们会发现该诗采用了禅门公案"绕路说禅"的模式,其激发开悟的手法却似法国艺术家杜尚100年前尝试打开第四维度的《大玻璃》.《大玻璃》诱发遐想靠的是杜尚所谓"玻璃中的眷留".《牧溪的柿子》激发开悟则是通过在词语、音韵上做文章,让读者"眷留",捉摸"弦外之音".美国评论家帕洛夫指出,21世纪诗人"更欣赏杜尚的玻璃中的'眷留'".脱离文学艺术作品,很难讲清楚什么是"眷留".用"眷留"理念阐释斯奈德21世纪的禅诗却可以一举两得——在讲清该诗禅意识的同时,弄明白杜尚提升"陌生化"诗学并将之用于探索第四维度的前卫理念.
斯奈德;《牧溪的柿子》;禅意识;杜尚;"玻璃中的眷留"
43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跨越与创新:西方现代主义的东方元素"19FWWA001
2021-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