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面容的影像与回归过去的未来:列维纳斯与《索尔之子》
列维纳斯哲学中反主体优先性、反视觉中心主义等维度,深刻带动了对于电影视觉表现方式的反思.在向电影的延伸中,列维纳斯思想中的"表现禁令"激发人们以一种超越主客体关系的方式来对待影像,将影像变成列维纳斯意义上的"面容".将《索尔之子》置于大屠杀电影的谱系中,会发现它既在一定程度上持守了表现禁令,以黑暗来呈现大屠杀,同时又试图让观众看到黑暗,从而展示了一种新的见证诗学.《索尔之子》还展现了一种新的"父子关系",这一关系更接近列维纳斯晚期思想中的"父性"概念.这是一种不基于亲缘而基于伦理的父子关系,通过为自己"创造一个儿子",索尔找到了一种另类的救赎和希望.
视觉中心主义、父子关系、主客体关系、大屠杀、表现方式、视觉表现、晚期思想、一个儿、优先性、一定程度
B089;B82-058;J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CZW005
2021-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