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道武帝嫁女與拓跋部圈層結構的調適
拓跋集團的内外圈層結構在天賜二年(405)的西郊祭天儀式上有着直觀的體現,包圍方壇的四堵牆是内外分界綫.它的特點是中心清晰、邊界模糊,内圈以拓跋爲核心,有嚴格意義上的宗法血緣的限定,但並非絶對封閉;外圈呈現出開放的形態.這種政治結構因道武帝嫁女出現過調適.北魏離散部落後,道武帝抛棄了以往特定的婚姻對象,竟淪落至没有合適部族可供選擇的地步.天賜三年,閭大肥歸國,道武帝欲將華陰公主妻之,劉皇后因卷入皇子争位的鬥争,囿於拓跋與本族的世婚傳統,欲借華陰公主婚事以自重,因而强硬阻撓了道武帝的聯姻計劃.道武帝在崔玄伯的比附下,引漢高祖嫁女爲鑒,由彼及此,深憂漢初主少母壯的悲劇將再現,遂將諸公主釐降至賓附之國,並對劉皇后展開反擊,最終開創了北魏後宫子貴母死制度.道武帝嫁女後,祭天時原本在内圈預禮的傳統貴戚退居外圈,賓國大人成爲新貴,貼近内圈,在拓跋權力格局中起着平衡作用.諸公主出適賓附之國是道武帝離散部落的必然結果,卻又爲後來的北魏後宫子貴母死之制張本.
道武帝、嫁女、子貴母死、賓附之國、圈層結構
2021-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8页
10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