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刺、行書刺與三國孫吴縣級公文運轉機制——從長沙吴簡閏月草刺册的集成切入
長沙走馬樓三國吴簡數量巨大,内容豐富,但受發表進程限制,簿書復原研究是以往學界作業的重點.近刊資料中大量出現長沙地方官府、屬吏參與製作、收發的官文書,而大多與諸曹相關;數量較多的是以"草言府""某曹言"開頭的兩種反映諸曹文書製作、收發的目録簡,李均明將其定性爲草刺,衆多學者對其性質、格式展開討論,但由於無法進行草刺册的復原,所論未得突破.本文借助《竹簡》〔陸〕新刊閏月言府草刺册的標題簡,找到孫吴基層對兩種文書的正式稱謂:"草刺"與"行書刺",指出其性質類似紙本文書中的官府事目曆,摘要展示由諸曹、門下參與的臨湘縣級公文情況,在吴簡官文書中具有核心地位;以揭剥圖、時間信息爲切入點,對閏月草刺册進行集成;在最大程度把握吴簡官文書種類與内容基礎上,嘗試透析臨湘侯國(縣廷)内部上、下行文書,以及縣廷上行更高行政機構、高級機構下行文書的製作及運轉,發現諸曹是基層公文的主要製作和承載者,而門下是公文運轉的樞紐;長時段觀察臨湘縣廷的公文運轉機制,認爲這一機制本於秦制,經三國發展而來,可作爲六朝公文運轉機制的源頭.
走馬樓吴簡、草刺、行書刺、集成、公文運轉機制
G273.5+;K244;B949
的寫作得到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青年教師發展基金
2021-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5页
65-10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