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5709.2023.05.015

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aTME)后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Ovid、EBSCO、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0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和Stata 12.0分别进行影响因素和发生率的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文献11篇,共730例患者.结果 显示,腹腔镜辅助taTME后患者LARS发生率较高,术后12个月最高.腹腔镜辅助taTME后3个月患者LARS发生率为69.8%(P<0.001),术后6~9个月发生率为62.3%(P<0.001),术后12个月发生率为73.8%(P<0.001).术后6个月轻度LARS发生率为22.5%(P<0.001),重度LARS发生率为45.5%(P<0.001).Meta分析结果表明,肿瘤T分期、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是腹腔镜辅助taTME后患者LARS发生的危险因素.性别、BMI、肿瘤N分期、吻合方式、同步放化疗可能与腹腔镜辅助taTME后患者发生LARS无关.结论 肿瘤T分期中的T3期,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2 cm是腹腔镜辅助taTME后患者LARS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LARS发生高危人群,早期预防LARS的发生,开展LARS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腹腔镜辅助taTME后患者生活质量.

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腹腔镜、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排便功能

32

R574(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2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58-56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1006-5709

41-1221/R

32

2023,32(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