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收缩压恢复与单纯性肥胖(超重)的关系
分析运动后收缩压恢复(PSBPR)与单纯性肥胖(超重)的关系,探索 PSBPR 延迟作为肥胖(超重)患者新的调控标志物的可行性.将169名志愿者按照身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超重)组(BMI≥24 kg/m2,n=91名)和正常体重组(18 kg/m2≤BMI<24 kg/m2,n=78名).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一次递增负荷功率车实验,分别测定运动前安静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的收缩压,以运动后第3分钟的收缩压与运动后第1分钟收缩压的比值(第3分钟收缩压恢复比,rSBPR)超过1.0作为 PSBPR 延迟的指标.比较两组 rSBPR 和 PSBPR 延迟发生率的差别并分析肥胖指数(体脂百分比、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SR))与 rSBPR 的相关性.结果:肥胖(超重)组 rSBPR(男:0.97±0.03;女:0.95±0.05)高于正常体重组(男:0.79±0.02;女:0.80±0.04)(均为 P<0.01);肥胖(超重)组 PSBPR 延迟发生率(男:16.0%;女:23.4%)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男:2.7%;女:4.3%)(均为 P<0.01);肥胖(超重)的男性和女性发生 PSBPR 延迟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8.0倍和4.6倍.相关分析显示,肥胖(超重)组男性体脂百分数、 BMI 与 rSBPR相关系数分别为0.381(P<0.01)和0.316(P<0.01),肥胖(超重)组女性 WSR 与 rSBPR 相关系数为0.402(P<0.01),正常体重组男性体脂百分数、BMI 与 rSBPR 相关系数分别为0.436(P<0.01)和0.310(P<0.01).结果表明:PSBPR 延迟可能是肥胖(超重)患者可调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运动生理学、收缩压恢复、肥胖、超重、肥胖指数、运动
G804.2(体育理论)
201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