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耕人为土有机碳和全氮对水分状况和耕作时间的响应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766/trxb201812190421

水耕人为土有机碳和全氮对水分状况和耕作时间的响应

引用
以我国南方地区数十年至千年尺度的水耕人为土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分析水耕人为土有机碳(SOC)和全氮(TN)对水分状况和耕种时间的响应,阐明不同水分类型水耕人为土的固碳趋势.结果表明,水耕人为土SOC的演变特征和固碳能力受水分状况和起源土壤SOC含量的影响很大.进贤序列(地表水型)在种稻初期SOC的增加主要集中在耕作层,到一定阶段后下层也明显增加.慈溪序列(良水型)SOC只在耕作层累积,种稻50 a内基本达到饱和.中山序列(地下水-良水型)SOC在种稻30 a内达到饱和,之后随地下水位的下降而略有下降.相比之下,宝应序列(地下水-良水型)SOC在种稻5 a内相对稳定,之后在15 a内地下水位明显下降,SOC显著降低.不同水分类型水耕人为土耕作层碳氮比(C/N)随耕种年限的增加均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高度熟化的水耕人为土耕作层可能存在相近的碳氮耦合平衡.地表水型水耕人为土在300 a内可一直作为相对稳定的农田有机碳汇,但固碳速率偏低.进贤、中山和宝应序列水耕人为土TN的演变特征和其SOC的演变特征基本一致.慈溪序列土壤含有较多的无机氮,TN的演变特征和其SOC的演变特征差异很大.要注意评估无机氮含量高的水耕人为土在长期耕种过程中土壤氮富集或亏损对环境的影响.

水耕人为土、水分类型、有机碳、碳氮比、有机碳密度

56

S159.2(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2020-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300-130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土壤学报

0564-3929

32-1119/P

56

2019,56(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