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564-3929.2009.05.015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矿化特性的影响
采用Stanford和Smith提出的长期间歇淋洗通气培养法,对连续7a采用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溉,栽培番茄的保护地不同剖面层次土壤的有机氮矿化特点进行了研究.渗灌管为发汗式半软管,埋深为30 cm;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水方法及施肥、田间管理同当地农业生产.当20 cm深处的土壤水吸力达到40 kPa时开始灌水,渗灌和滴灌每次的灌水量是沟灌灌水量的1/2.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矿化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从累积矿化氮量-时间曲线变化的趋势看,可将保护地土壤0~50 cm剖面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渗灌与滴灌处理相似,为0~20 cm、20~40 cm和40~50 cm土层,而沟灌处理则为0~30 cm、30~40 cm和40~50 cm土层.保护地不同层次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可以用Two pool模型表达.比较不同灌溉处理,在0~10 cm土层,易矿化有机氮含量(N_1)表现为滴灌>沟灌>渗灌,易矿化有机氮矿化速率(k_1)常数也以滴灌处理最大,说明滴灌更有利于表层土壤易矿化有机氮的形成.与渗灌和沟灌相比,长期使用滴灌灌溉有利于改善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的品质.
氮矿化、渗灌、滴灌、沟灌、保护地土壤
46
S157.6;S158.2(土壤学)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辽宁省科委"十五"重中之重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
2010-01-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86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