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36/j.cnki.trtb.2020120201
近35年来华北典型农业区土壤pH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土壤pH时空变化对评估区域土壤质量及其生态功能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较多研究报导了我国耕地土壤自1980s以来的酸化特征,但鲜见报道自2005年大规模推行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等措施后土壤pH变化.本文基于3个时期的1287个土壤样本(0~20cm),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研究华北典型农区土壤pH在1984-2007年和2007-2017年两个时期的变化,以评估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措施对区域土壤pH变化的影响.结果 表明,1984-2007年潮土、非黄土母质发育褐土、砂姜黑土均明显酸化.2007-2017年,潮土土壤pH有所回升,非黄土母质发育褐土酸化明显减缓,但砂姜黑土持续酸化;与其他区域不同,黄土母质发育的褐土区土壤pH在1984-2007年和2007-2017年两个时间阶段均有升高.不同类型土壤pH降低和恢复幅度的不同,部分归因于它们的质地和初始pH值差异;黄土母质区土壤pH的升高与该区亚表层土壤pH高于表层、而表层土壤易遭受侵蚀的特征契合.为更好调节华北土壤pH,除坚持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外,还应结合土壤类型、土壤性质、母质和地形进行分类施治.
土壤pH;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时空变化;序贯高斯模拟
52
S147.2(肥料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080,41601210,40971128
2021-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042-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