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36/j.cnki.trtb.2020021900
风沙区不同种植制度下的土壤风蚀效果研究
为探究不同种植制度对风沙区喷灌圈耕地土壤风蚀效果的影响,以马铃薯-冬闲-玉米轮作(PT)、玉米-冬闲-玉米连作(SF)、马铃薯-燕麦-玉米轮作(WF)三种种植制度的喷灌圈耕地为研究对象,并以周边固定沙地(CK)为对照,春耕前采集表层0~5 cm土壤,用筛分法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分析土壤粒度参数及颗粒分形维数.结果 表明:与CK相比,三种种植制度的耕地0~5 cm土层土壤细砂以下(<0.1 mm)颗粒的含量下降12.83% ~ 42.45%,粗砂颗粒含量上升了284.12% ~ 502.86%,土壤颗粒表现出明显粗化现象,分选性变好,峰态向尖窄化发展,土壤退化严重,说明无论采用何种种植制度均会导致耕地土壤沙化.不同种植制度中,SF、WF相比PT均明显提高了耕地0~5 cm土层土壤细砂以下(<0.1 mm)颗粒的含量,土壤颗粒出现细化趋势,分选性变好,峰态向尖窄化发展,分形维数值增大,表明玉米留茬和马铃薯收获后种植燕麦在风季可以减弱地表风蚀作用,降低耕地表层土壤细颗粒的流失.三种种植制度的偏差在各土层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不同种植制度不足以使喷灌耕地的土壤粒度分配出现较大差异.
土壤风蚀、粒度参数、分形维数、种植制度
52
S147.2(肥料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2021-05-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0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