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36/j.cnki.trtb.2020.05.03
江汉平原钉螺孳生的土壤适宜性分析
钉螺孳生与土壤环境密切相关,通过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钉螺孳生的适宜性,可以判断某一地区钉螺孳生及扩散的风险程度.以江汉平原为研究区,运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和集中指数方法,综合分析了土壤类型与钉螺的密度及空间分布的关系,并根据钉螺孳生的适宜程度对土壤进行分类.结论 如下:(1)不同土壤类型在有螺区的面积差异明显,灰潮土面积最大,为2575.01 km2,占有螺区总面积的34.16%;(2)不同土壤类型的平均钉螺密度差异明显,淹育水稻土平均钉螺密度最高,为7.27只m-2;(3)不同土壤类型在有螺区和较高钉螺密度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差异明显.在有螺区和高钉螺密度区分布的集中程度较高的土壤亚类有淹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棕红壤、石灰性草甸土;(4)按对钉螺孳生的适宜程度,将淹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和石灰性草甸土划分为宜孳生型,将潴育水稻土、典型潮土、灰潮土、棕红壤和水域变化地带划分为较宜孳生型,将漂洗水稻土、典型黄棕壤、黄棕壤性土、红壤性土、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典型沼泽土、草甸沼泽土和石灰性紫色土划分为不宜孳生型.研究有利于深入不同土壤类型对钉螺孳生影响的认识,为因地制宜的钉螺防治策略实施提供参考.
土壤类型、钉螺、集中指数、江汉平原
51
S154.5(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487,81803297
2020-12-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024-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