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70/j.cnki.stbcxb.2021.01.003
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次降雨产沙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为探究引起三峡库区农业小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次降雨因子,通过天然降雨观测资料,分析忠县石盘丘小流域2019年侵蚀性降雨年内分布特征和典型次降雨条件下A和B 2个集水区产沙过程的变化规律,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揭示次降雨产沙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年119场降雨资料中,有19场为侵蚀性降雨.全年侵蚀性中雨共发生10次,是侵蚀性降雨中最常见的降雨类型.暴雨及以上降雨是造成研究区产沙量最大的降雨类型.(2)在典型中雨、大雨和暴雨产沙事件中,B集水区产沙量分别是A集水区的5.13,1.66,7.56倍.对3场典型次降雨产沙过程进行分析发现,B集水区产沙过程线随降雨历时的延长,变化程度更剧烈.(3)各PIn因子与研究区产沙量的相关性系数大小排序为PI30>PI10>PI15>PI60>PI5>PI90>PI.对各类降雨因子与研究区的产沙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系数大小排序为P>PIn>In>I>T.A、B集水区产沙量与次降雨量P和PI30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总之,在三峡库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时,要加强对暴雨及以上降雨造成农业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监测与预警响应能力;P和PI 30能较好地反映三峡库区天然次降雨对农业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对天然降雨条件下的次降雨侵蚀力进行估算时,可将PI 30作为主要参考因子;农林水复合生态系统与结构简单的传统农耕模式相比,具有更丰富多元的层次结构,不仅能全面开发利用小流域的农业资源,更有利于保持水土,且其对降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也更强.
三峡库区、农业小流域、侵蚀性降雨、产沙过程、降雨量、次降雨侵蚀力
35
S157.1(土壤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项目社会民生类重点研发项目;重庆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2021-0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