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北红壤低山丘陵区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径流泥沙效应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3870/j.cnki.stbcxb.2018.01.006

湘北红壤低山丘陵区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径流泥沙效应

引用
探明径流小区尺度下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径流泥沙效应,对于大尺度水土流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标准径流小区自然降雨试验探究了湘北红壤低山丘陵地带3种典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S1模式:坡改梯十经果林,S2模式:等高沟垄十农作物,S3模式:平整撂荒坡面十草本)径流泥沙效应.结果表明:3种治理模式在次降雨诱导下平均径流量为S3(1.84m3)>S1(1.03 m3)>S2(0.78 m3),平均泥沙流失量为S3(1.191 t/hm2)>S1(0.411 t/hm2)>S2(0.311 t/hm2);3种治理模式在A、B、C雨型诱导下(K-均值聚类)累积径流量均为S3(33.19,15.25,14.13 m3)>S1(19.40,9.06,6.48 m3)>S2(16.60,5.89,4.15 m3),累积泥沙流失量也表现出了相同规律,即S3(14.474,10.863,15.153 t/hm2> S1(7.521,2.695,3.766 t/hm2)>S2(6.149,1.685,2.741 t/hm2);不同治理模式泥沙流失对径流响应特征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相关系数(r)分别为0.853,0.920,0.677,其中,S1、S2和S3模式泥沙流失量与径流量线性回归斜率(k)分别为0.356,0.420,0.493,表明S3模式泥沙流失对径流的响应最明显,S2模式次之,S1模式泥沙流失对径流响应程度较小.因此,3种典型模式在控制水土流失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的效果.

治理模式、径流、泥沙、径流小区、降雨

32

S157.1(土壤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水利科技项目

2021-07-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2-3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水土保持学报

1009-2242

61-1362/TV

32

2018,3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