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残茬及不同生物篱的防风蚀效果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作物残茬及不同生物篱的防风蚀效果研究

引用
为了探究不同作物残茬和生物篱的防风蚀效果及距驼绒藜下风向不同距离处的风蚀规律,采用地表埋放风蚀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风蚀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作物残茬及驼绒藜对间作秋翻裸地的保护作用明显,驼绒藜冠幅越大防护效果越好,草谷子和油菜2种残茬相比,草谷子残茬由于秸秆密集,防护效果好于油菜茬,草谷子和油菜残茬加上驼绒藜冠幅的保护,裸地中土壤风蚀量下降73.40%~88.90%;与大面积秋翻裸地相比,不同残茬和生物篱均对间作秋翻裸地有防护作用,土壤风蚀量降低率为38.57%~76.45%,其防护效果大小顺序为草谷子茬>4年驼绒藜>莜麦茬>油菜茬>2年驼绒藜>草玉米茬>油葵秆;驼绒藜下风向不同距离处的风蚀趋势为,距驼绒藜2 m之内,土壤沉降量逐渐降低,3~5 m土壤沉降量又逐渐增大,5~8.5 m土壤沉降量又逐渐减小,距驼绒藜8.5m外开始发生风蚀,而且随距离增加土壤风蚀量逐渐增大.秋翻裸地中距4年驼绒藜1 m到10 m不同距离处,较大面积秋翻裸地土壤风蚀量降低率为65.84%~132.40%;距4年驼绒藜10 m之外的区域还能显现驼绒藜的防护效果.

阴山北麓、作物残茬、生物篱、土壤风蚀、风蚀圈

28

S343.1;S157.4(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风沙半干旱区防蚀增效旱作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09B02;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旱农区主要作物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CXJJ2013N10;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旱作农区节水抗旱栽培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40218

2014-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33-3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水土保持学报

1009-2242

61-1362/TV

28

2014,28(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