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氮素营养与籽粒灌浆期氮素转移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1009-2242.2004.03.027

小麦氮素营养与籽粒灌浆期氮素转移的研究进展

引用
对小麦氮素营养与籽粒灌浆期氮素转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过去进行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最终累积的氮素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灌浆期间营养器官中氮素的再转移,来自营养器官氮(内源氮)与土壤中新吸收氮(外源氮)的比例基本上是1:2.因此,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营养水平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籽粒中氮素累积量和蛋白质含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灌浆期间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发生转移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叶片光合性能的下降和叶片的衰老.不同基因型品种在灌浆期的氮素转移程度不同,表现为随品种演替,旗叶、茎秆和叶鞘中氮素的输出率增加,而转移氮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却下降.氮收获指数(NHI)可以描述植物向籽粒分配氮的能力,是衡量作物对氮利用效率的指标.氮收获指数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虽然现代小麦品种吸氮量高于古老品种,但氮收获指数在现代和古老小麦品种间的差异因不同研究者而异,有的认为现代品种高于古老品种,但也有人认为与年代无关;小麦氮收获指数一般在0.55~0.80之间,很少超过0.8.过去对小麦籽粒灌浆期间的氮素转移虽然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根冠关系和灌浆过程中氮素转移的相互关系,田间个体和群体调控及不同高产栽培模式下灌浆过程中氮素转移的差异,灌浆过程中氮素转移与品质形成的相互关系,灌浆期间氮素转移与植物体氮素气态损失间的相互关系,水分和养分胁迫对氮素转移的影响,籽粒灌浆特性与氮素转移间的相互联系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入揭示小麦灌浆过程中的氮素转移,丰富小麦籽粒和品质形成理论,指导小麦育种,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小麦栽培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小麦、灌浆过程、氮素转移、研究进展

18

S512.1;S158.3(禾谷类作物)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4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30230;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22096;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0501-104;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2000-6

2004-07-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06-11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水土保持学报

1009-2242

61-1362/TV

18

2004,18(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