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1009-2242.2004.03.008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效益是研究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一个热点问题.以20世纪80年代末期营造和自然恢复的湿地松林、桤柏混交林、刺槐(灌木)林Ⅰ、刺槐林Ⅱ和桤木林为研究对象,选择林冠截留、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贮水能力、土壤渗透性和枯落物持水性,作为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的指标,对不同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机理和水源涵养效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水土保持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均明显高于农耕地;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的水源涵养效益也有较大差异.最后提出了桤柏混交林、湿地松林、桤木林等优良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当前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工程的模式选择提供了依据.
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低山暴雨区、嘉陵江上游
18
S727.21(造林学、林木育种及造林技术)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6A-06-3
2004-07-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28-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