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055/gaskk.issn.1673-3177.2020.03.003
四川盆地西部雷口坡组第四段储层非均质性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在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第四段(简称雷四段)A1井、C1井、F1井等井获得了海相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雷四段油气勘探重大突破;之后部署的B2等井钻探情况与预期结果相差较大,制约了分公司在海相雷四段大规模建产.为此,利用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实验资料,以实验分析为手段,应用石油地质、成藏演化等理论,研究四川盆地西部雷口坡组四段储层岩性、储集空间、孔喉结构及成岩作用,分析造成产量差异及其储层非均质性强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盆地西部雷四段储层岩性有粉晶白云岩、亮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和微晶白云岩等,但在Ⅰ—Ⅲ类储层中所占比率各不相同;②雷四段下储层储集空间种类多样,类型丰富,储集空间特征表明Ⅰ—Ⅱ类储层主要受溶蚀作用和成岩作用的控制,Ⅲ类储层受溶蚀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③对比获产井和失利井发现,储层类型是造成产气差异大及储层非均质性强的主要因素,而溶蚀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形成起着关键作用;④分析成岩作用和溶蚀作用表明:准同生—浅埋藏白云石化作用、表生溶蚀作用及深层埋藏溶蚀作用共同影响并改造了四川盆地西部雷口坡组雷四段储层品质,同时,以上成岩作用的选择性也造成储层的非均质性;⑤结合实钻及构造演化等资料,龙门山前及四川盆地西部斜坡带相对高部位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也是下一步继续勘探的方向.
四川盆地西部、储层非均质性、储层岩性、储集空间、孔喉结构、中三叠世、雷口坡组
43
P618.13;P588.245;TE122.2
2020-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