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与茅口组烃源岩的差异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787/j.issn.1000-0976.2016.12.004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与茅口组烃源岩的差异性

引用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目前对这2套烃源岩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还鲜有报道.为此,通过对17口井111块栖霞组和茅口组岩心样品实测总有机碳含量(TOC)的标定,运用分段平均值法,建立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与烃源岩TOC的关系式,利用该关系式对全盆地117口井的上述2套烃源岩TOC进行了测井评价.结果表明:①横向上,栖霞组和茅口组烃源岩在全盆地均有分布,发育以川东地区为最好;②茅口组烃源岩在平面厚度、有机碳含量及生气强度等方面均优于栖霞组,前者厚度介于30~220 m,TOC介于0.5%~3.0%,为中等—好烃源岩,而后者厚度介于10~70m,TOC介于0.5%~2.0%,为差—中等烃源岩;③纵向上,栖霞组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栖一段,茅口组烃源岩主要发育于茅一段和茅二c层.结论认为:①栖霞组生气强度很低,绝大部分地区小于10×108 m3/km2;②而茅口组生气强度则明显较高,为10×108~60×108 m3/km2且大部分区域都大于20×108 m3/km2;③后者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物质基础.

四川盆地、中二叠世、栖霞组、茅口组、烃源岩、平面展布、有机质丰度、差异性、测井评价、生气强度

36

TE1;P5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潜力与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研究”2011ZX05004-00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四川盆地栖霞组—茅口组成藏条件及有利目标区评价”2015-3303-000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同成因凝析油的地球化学鉴别”41303037

2017-0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26-3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天然气工业

1000-0976

51-1179/TE

36

2016,36(1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