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764/j.issn.1672-1926.2021.12.004
渝西地区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对页岩气赋存影响
页岩储层特殊的矿物组分和复杂的孔隙结构,使页岩气在孔—缝系统中的赋存机制多样.深入认识页岩气在微观孔—缝系统中的赋存状态,有助于揭示页岩气赋存机制,丰富页岩气富集理论,优化页岩气开发工艺.围绕渝西地区龙一1亚段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页岩气赋存机制,开展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核磁共振、核磁冻融及柱塞样页岩样品不同含水(油)状态下的甲烷吸附核磁共振实验,分析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页岩气赋存的影响.结论认为:渝西地区吸附气主要受控于小于5 nm的油润湿孔隙,转化比约为45.81%;游离气主要受控于孔径大于110 nm的孔隙与微裂缝,转化比约为89.60%;5~110 nm有机孔和无机孔为吸附气与游离气的重要赋存空间,能够实现吸附气与游离气的有效转化,转化比约为78.81%,是开采过程中维持地层能量的主要来源.5~110 nm有机孔更发育的页岩气井,虽然初期产量不高,但稳产期较长,相同时间内的累积产量更高,有效地阐释了渝西地区页岩气井间的产量差异原因.
孔隙结构、赋存状态、页岩气、龙马溪组、渝西地区
33
TE12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项目2020CX020104
2022-07-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87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