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施或减施有机物料对长期培肥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838/sfsc.20170105

增施或减施有机物料对长期培肥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引用
利用一个长达30年且已进行适当变更的定位肥料试验,采用湿筛法进行土壤团聚体分级,测定并计算土壤容重、孔隙度与平均质量直径(MWD),探讨了长期施用高量有机肥、常量有机肥、化肥及当其施肥措施改变(化改常、常改高、高改化、常改化)3年后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组成及结构的变化特征,以期为已培肥红壤性水稻土选择合理的后续施肥策略而促进水稻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30年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常量、高量)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10.38% ~ 19.81%),并提高孔隙度(6.77% ~ 13.13%)与MWD(46.84% ~61.58%).有机肥处理(常量、高量、化改常、常改高)下粗大团聚体(>2 mm)所占比例最高,而化肥处理(高改化、常改化、化肥)下细大团聚体(2 ~0.25 mm)所占比例最高.在施肥措施改变3年后,如减少有机肥(高改化、常改化)的施入量将导致土壤容重增加(6.47% ~ 14.34%),土壤孔隙度(3.63% ~6.79%)或MWD (21.15% ~31.43%)降低;而增加有机肥(化改常、常改高)的施入量将显著降低土壤容重(3.08% ~9.02%)并增加土壤孔隙度(1.73% ~6.01%)与MWD (5.45% ~ 44.58%).由此,为进一步维持或改善土壤结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培肥后应继续或加大田间外源有机物料的投入量.

长期定位试验、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后续施肥

S153.6(土壤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50、41571211;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5B267

2017-05-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8-3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中国土壤与肥料

1673-6257

11-5498/S

2017,(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