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58/j.cnki.tr.2018.01.006
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平衡的影响
在江西省双季稻区连续2年设置大田定位试验,设置不施氮(CK)、分次优化施肥(OPT)、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100CRF)和一次性基施80% 缓/控释肥(80CRF)4个施肥处理,研究施用缓/控释肥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吸收与利用、土壤矿质氮累积以及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PT处理相比,100CRF、80CRF处理2年4季水稻产量均无显著差异,但100CRF 处理水稻吸氮量显著提高(P<0.05),在2013年早晚稻分别提升32.58%(P<0.05)和15.41%(P<0.05),80CRF 处理与 OPT 处理无显著差异.施用缓/控释肥与分次优化施肥比较,能提高早晚稻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表观残留率,降低土壤氮素损失率.在双季稻连作体系,土壤中矿质氮含量在同生育期均表现为早稻高于晚稻,100CRF、80CRF 处理与 OPT 处理在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均无显著差异,但土壤 NO–3-N 在晚稻成熟期100CRF处理显著高于OPT处理(P<0.05).2年平均100CRF和80CRF处理氮损失量比OPT处理分别减少65.34 kg/hm2(33.08%)和90.64 kg/hm2(45.89%).氮盈余量分别减少51.63 kg/hm2(29.41%)和85.13 kg/hm2(48.49%).因此缓/控释肥施用可促进双季稻获得高产,增加植株氮素吸收,维持了较高的土壤氮素水平并减少氮素损失,当前生产条件下,缓/控释肥减量20%,双季水稻在维持高产的同时氮肥利用率最高,氮素损失最低,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施肥方式.
双季稻、缓/控释肥、产量、氮素吸收、氮素平衡
50
S143;S51(肥料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200702;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1BBF6013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基金
2018-04-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