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758/j.cnki.tr.2016.02.028
成都平原典型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成都平原典型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探讨了不同农田生产模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稻–(菌废料)–麦”模式(FR 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总 CO2当量为1.44×107 g CO2-eq,为3种模式中最小值,而“稻–(秸秆)–麦”模式(CFS模式)排放量最高;与传统农田生产模式(CF模式)比较, CFS和FR两种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环境酸化潜力,分别由6.44×104 g SO2-eq降至3.10×104 g SO2-eq和1.21×104 g SO2-eq,分别下降了51.85%和81.21%;CFS和FR模式的水体富营养化潜力相比CF模式,分别降低了24.21%和52.28%。从CF、CFS到FR模式,土壤毒性潜力逐渐下降,但3种模式中土壤重金属的残留比例仍然较高。3种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的农作系统是造成潜在气候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的主要环节。由此,“稻–(菌废料)–麦”模式有利于节能减排,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降低环境影响潜力。
生命周期评价、秸秆、利用模式、环境影响、成都平原
48
F323(中国农业经济)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资助。
2016-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