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耳聋家庭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7299.2019.01.002

14个耳聋家庭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研究

引用
目的 分析14个耳聋家庭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 对14个耳聋家庭进行详尽的临床表型分析,对14个先证者采用十五项遗传性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进行常见的4种耳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检测;对未能确诊的先证者进一步使用定向捕获联合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耳聋基因检测,对候选耳聋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 14个耳聋家庭的20例耳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双侧基本对称的感音神经性聋.9个耳聋家庭的患者为GJB2双等位基因突变致聋,家庭1~6分别为c.235delC/c.235delC,c.299delAT/c.299delAT,c.235delC/c.299delAT,c.176del16/c.299delAT,c.235delC/c.380G>T,c.109G>A/c.571T>C;家庭7、8同为c.235delC/c.176del16,家庭9为GJB2(c.109G>A/c.109G)合并TBC1D24(p.C386R)致聋.家庭10~13先证者为SLC26A4双等位基因突变致聋,分别是c.919-2A>G/c.919-2A>G,c.919-2A>G/c.1174A>T,c.919-2A>G/c.2167C>G,c.626G>A/c.2168A>G.家庭14先证者为MYO15A复合杂合突变c.6956+9C>G/c.10245_10247delCTC致聋,该突变是既往研究未曾报道的新发突变.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14个非综合征型聋家庭的致病基因突变,同时证实以耳聋家庭为单位的两步法检测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耳聋基因检测方法.

耳聋、GJB2、SLC26A4、MYO15A、基因突变

27

R764.21(耳鼻咽喉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41155;南通市科技计划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基金MS22015048

2019-02-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6-1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1006-7299

42-1391/R

27

2019,27(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