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皮层慢反应临床应用指标的探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7299.2018.05.001

听觉皮层慢反应临床应用指标的探讨

引用
目的 探讨听觉皮层慢反应N1波稳定可靠的记录方法及简单易行的成分分析方法.方法 以10例听力正常的青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年龄21~30岁,平均24.5岁±3.5岁,声刺激的同时使用64通道的Ag/AgCl电极帽记录脑电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刺激声选用1 kHz的短纯音(上升期5 ms,平台期40 ms,下降期5 ms,总时长50 ms),50 dB SL的强度重复给声100次,刺激间隔在1800~2600 ms之间随机化,分别用峰值法和面积法记录N1波的潜伏期和振幅.结果 10例对象均可稳定记录到N 1波.①以电势最高的六个电极作为测量电极时,峰值法和面积法得到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1,P>0.05),得到的振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5,P<0.01);以电势最高的单个电极作为测量电极时,峰值法和面积法得到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9,P>0.05),得到的振幅值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t=-5.976,P<0.01).以六个电极作为测量电极时,面积法计算的振幅(J)/峰值法计算的振幅(Ⅰ)得到的振幅比值(J/I)为0.759±0.086(t=27.768,P<0.01);以单个电极作为测量电极时,得到的振幅比值(J/I)为0.764±0.094(t=25.839,P<0.01);两个比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0,P>0.05);②分别以六个电极和单个电极做测量电极时,峰值法和面积法测得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峰值法:t=-1.267,P>0.05;面积法:t=0.625,P>0.05),测得的振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峰值法:t=4.522,P<0.01;面积法:t=4.658,P<0.01).结论 听觉皮层慢反应N1波的潜伏期比振幅更稳定,更适合作为N1波的研究指标.可用峰值法来分析听觉皮层慢反应N1波的潜伏期,亦可用峰值法测得N1波振幅值后乘以比值常数(本实验中常数大约为0.762)来分析N1波的振幅;N1波的记录可简化为Fcz单电极记录.

听觉皮层慢反应、潜伏期、振幅

26

R339.16(人体生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068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094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71817;省级条件建设与民生科技专项资金BL2014032项目

2018-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455-45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1006-7299

42-1391/R

26

2018,26(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