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7299.2015.03.011
特发性声带麻痹患者环杓后肌肌纤维形态观察
目的:探讨特发性声带麻痹患者环杓后肌肌纤维形态变化规律,为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39例声带麻痹患者分成特发性声带麻痹组(特发组,n=16)及创伤性声带麻痹组(创伤组,n=23),二组根据病程再分别分为三个亚组:0.5~1年组(分别为5例及7例)、>1~2年组(分别为5例及10例)、>2年组(分别为6例及6例),分别取各组患侧的部分环杓后肌;另取5例正常人环杓后肌为正常对照组;行 masson三色染色法染色,Image Pro Plus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环杓后肌相对肌肉截面积和胶原相对截面积的变化,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随着病程延长,特发性声带麻痹组环杓后肌的肌纤维细胞逐渐萎缩,截面积减小,胶原纤维细胞逐渐增加,胶原纤维截面积增加;肌肉截面积/胶原截面积比率逐渐下降,以0.5~1年组的截面积比下降最为明显;各亚组环杓后肌相对截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胶原相对截面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2年组和>1~2年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特发组与创伤组相同时间段亚组环杓后肌和胶原纤维截面积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特发组有的病例尽管病程长达10年,但环杓后肌萎缩纤维化并不严重,而有的病例虽然病程仅1.5年,但肌肉萎缩却非常明显,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结论特发性声带麻痹患者病程半年以上者,环杓后肌肌肉截面积与胶原截面积比下降明显,故对于保守治疗半年以上声嘶无改善者,可考虑尽快行喉返神经修复术(1年内);对于病程较长者(>2年),部分病例可能仍存在进行神经修复的肌肉形态学基础。
特发性声带麻痹、环杓后肌、肌纤维形态
R767.6+2(耳鼻咽喉科学)
2015-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5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