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德国史学历史知识的认知建构及其诉求转向
现代德国史学对历史知识之建构性、目的性、功用性的认识经历了显著的变化.18世纪,为了对抗历史怀疑主义,德国史家强调历史知识的视角性和建构性.这种认知因为契合了当时科学概念中的个体性特质而流行一时.至19世纪中叶,科学概念内涵发生了变化,德国史学首先通过摆脱政治伦理说教性和理性从属性而确立了“自为目的性”,其次随着历史“写作”与“研究”之间割裂的弥合,逐渐形成一套科学论证方法从而保障了这一特性.“自为目的性”有力地支撑了历史学成为一门自治且自洽的现代科学学科.19世纪下半叶,德国史学开始转向更强的社会地位诉求.与此同时,史学的科学性与功用性、客观性与主体性的论争此消彼长.20世纪70年代,历史知识之建构性重新被发现,发挥史学功用性的策略也从引导社会价值取向转为培养个体历史思维能力.纵观现代德国史学的这一认知变化脉络,与其说是在科学性上的递进,毋宁说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地位和社会现实地位而做出的建构、反思和调整.
德国史学、历史知识、科学性、建构性、概念流变
4
2019-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