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孤儿"故事在十八世纪欧洲的传播——以《赵氏孤儿》的改编为核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3060.2023.02.001

"中国孤儿"故事在十八世纪欧洲的传播——以《赵氏孤儿》的改编为核心

引用
《赵氏孤儿》是中国古代著名悲剧作品.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编撰的《中华帝国全志》出版,收录了《赵氏孤儿》法译本,随后在欧洲引发了关注.1736年,耶稣会率先上演了以"救孤"为主题的戏剧《召公》.此后,在法国、英国、奥地利、德国至少出现了六部以"中国孤儿"故事为基础的改编作品,这些作品体现出各不相同的改编思路.伏尔泰改编的"五幕孔子道德剧"《中国孤儿》融入了启蒙精神,宣扬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意大利剧作家梅塔斯塔西奥的《中国英雄》褒扬了博爱与忠诚;英格兰作家哈切特和爱尔兰剧作家墨菲的《中国孤儿》突出了对暴政及侵略军的反抗;德国作家维兰德的《金镜》将"中国孤儿"故事与"重返自然"的教育思想融为一体;弗里德里希的《中国人或命运的公正》则宣扬了善恶有报、天命难违的观念.这些欧洲作品从不同角度吸收了"中国孤儿"故事中的优秀元素,也推动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念在西方的传播.

《赵氏孤儿》、伏尔泰、梅塔斯塔西奥、维兰德、中学西传

34

I516.3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JZD046

2023-07-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09-3060

31-1777/C

34

2023,34(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