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3060.2023.01.012
"NP[L]+V+着+NP"格式乙类结构歧义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探析
"NP[L]+V+着+NP"格式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有学者将其分化为"静态"A式和"动态"B式,并指出A式、B式对立的原因,让人们认识到了"NP[L]+V+着+NP"格式实际上是一个歧义格式.然而,该格式歧义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并未受到关注和研究,前期学者只从结果的角度提出"重合说"来解释歧义的产生:当A式、B式重合时产生歧义.其实,从过程的角度揭示该格式歧义的原因和机制,才更有解释力.根据歧义产生的情况,"NP[L]+V+着+NP"格式可以分成甲、乙、丙三类,只有乙类结构有歧义的可能.乙类结构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机制在于:乙类结构动词"动作进行"义、"状态持续"义的内在共生性以及此二义都被"容主性"NP[L]激活,前者是歧义产生的内在基础,后者是歧义实现的关键.动词的"动作进行"义浮现生成了结构的"动态进行"义,动词的"状态持续"义浮现生成了结构的"静态存在"义.
NP[L]+V+着+NP格式、乙类结构、歧义、容主性
34
H146.3(语法)
2023-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1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