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8-0805.2018.03.086
艾灸温度对大鼠脊髓背角不同类型神经元放电变化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温度的艾灸对大鼠脊髓背角不同类型神经元放电变化的影响,探索不同温度艾灸在脊髓水平的初级起效机制.方法 87只SD雄性大鼠,在麻醉状态下暴露L1段脊髓,采用玻璃微电极在脊髓后正中沟旁开0.5mm处探查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记录到稳定的神经元放电后即通过刷毛及有齿镊夹皮确定神经元类型,之后依次于神经元放电恢复稳定后给予大鼠足三里穴41℃、45℃、49℃艾灸刺激,同时记录脊髓背角神经放电频率.结果 低阈机械性神经元多分布在Ⅱ层、Ⅳ层;伤害特异性神经元多分布在Ⅰ层;广动力型神经元分布范围较广,以Ⅳ层,Ⅴ层为主.三类神经元中,低阈机械性神经元放电频率最低.与艾灸前相比,不同温度艾灸对低阈值机械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影响不明显(均P>0.05),49℃艾灸可明显增加伤害特异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P<0.05),45℃艾灸可显著增加广动力型神经元的放电频率(P<0.05).不同温度艾灸相互比较对艾灸前后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差值及变化率,49℃艾灸对伤害特异性神经元兴奋效应最强,与41℃、45℃艾灸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5℃艾灸对广动力型神经元兴奋效应最强,与41℃艾灸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在脊髓背角的传入主要以兴奋伤害特异性神经元与广动力型神经元为主,其中,45℃艾灸对广动力型神经元的兴奋作用最强,49℃艾灸对伤害性神经元的兴奋作用最强.
艾灸、温度、脊髓、背角
29
R245.81(中医临床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8-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5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