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4403.2002.03.013
论宋词中的"感士不遇"主题
由于宋代完善了科考制度,广开才路,士人的政治出路较之前朝要好得多,总起来看,文人士大夫"感士不遇"的情绪并不怎么强烈,传统的"感士不遇"主题在宋代(特别是北宋)文学中并无突出的表现.又由于词一向被看作是花间尊前聊佐清欢的工具,因此在整个北宋时期,表现"感士不遇"情绪的词作不多.宋室南渡后,在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文人士大夫(特别是抗战志士)"感士不遇"的情绪暴涨,并进一步转化为潜气回转、沉郁顿挫的"英雄失路"的悲慨.词也由佐欢的工具变成了"陶写之具"和服务于抗战恢复的武器,承载了厚重的"感士不遇"情绪.
宋词、感士不遇、英雄失路、陆游、辛弃疾
I207.23
2004-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