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惩戒实践的行政法治逻辑:反思与完善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9563/j.cnki.sdfx.2021.01.007

信用惩戒实践的行政法治逻辑:反思与完善

引用
信用惩戒面临着失信信息归集标准不一、评价功能异化、公布条件不明以及制裁措施适用失范等方面的问题,这与其旨在克服传统监管手段的缺陷、信用体系建设的急躁冒进和信用惩戒立法的效力层级偏低、内容粗疏不无关系,所以对其进行法治化改造势在必行.首先,要明确其法律依据;其次,应予归集的失信信息须限定为运用现有制裁手段仍不足以实现制裁目的的违法和犯罪行为信息.行政权不宜突破该界限逾越到可由道德调整的领域;失信信息的评价,亦不得侵袭市场的信用决定权.根据信用惩戒的运行机理,只有经过听证、调查和咨询程序认定相对人行为侵犯到一定范围内公共利益的,该信息才可被公布,而包括失信信息公布在内的整个惩戒阶段,则应受关联性原则的调整.

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惩戒、黑名单、公共利益

8

D922.1(中国法律)

2021-03-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69-7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95-7076

32-1846/D

8

2021,8(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