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肾性骨病模型皮质骨骨量及结构的变化
目的:观察腺嘌呤联合高磷饮食建立的肾性骨病模型大鼠的皮质骨骨量和骨结构的形态学变化,并探讨其骨矿代谢情况及机制. 方法:3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腺嘌呤模型组(M组,1~4周予含腺嘌呤的高磷饮食,5~6周高磷饮食饲养)和高磷饮食对照组(C组,高磷饮食饲养6周);皮下注射钙黄绿素进行体内双荧光标记,处死大鼠后取左侧胫骨中段不脱钙包埋制备骨标本,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骨量和骨结构变化情况.结果:静态参数显示:与C组相比,M组骨组织总面积明显变小、皮质骨面积百分比和皮质骨厚度显著降低,骨髓腔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大;胫骨皮质上出现侵蚀小孔.动态参数显示:与C组相比,M组骨外膜面荧光标记周长百分比无显著变化,但骨矿化沉积率、骨形成率明显增加;骨内膜面荧光标记周长百分比、骨矿化沉积率明显提高,骨形成率和骨吸收周长百分数明显增加. 结论:腺嘌呤作用下高磷饮食大鼠胫骨皮质骨的骨外膜、内膜的骨形成和吸收活跃;皮质骨内外膜骨量丢失,说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偶联失衡而导致皮质厚度减少,处于明显的骨高转化代谢状态.
肾性骨病模型、腺嘌呤、高磷饮食、骨高转换、皮质骨
24
2015-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