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之手术理念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5725.2014.21.004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之手术理念

引用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表现为单侧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电击样剧烈疼痛发作[1]。由于后颅窝解剖特点,此病在黄种人中发生率较高[2]。其病因系三叉神经颅内段受周围血管压迫,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笔者的初步研究结果认为,该病的本质是三叉神经脱髓鞘变性和异位动作电位形成。对于那些在解剖上三叉神经根和其周围脑血管较靠近的人,随年龄增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和脑组织萎缩,最终血管和神经接触,由于搏动相互摩擦导致接触面破损,血管壁植物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弥散至变性的三叉神经轴膜,与异位堆积的跨膜受体蛋白结合,激活 G 蛋白偶联钠通道,产生可扩布的异位动作电位。卡马西平等[3]抗癫痫药物只能缓解部分患者早期症状,甘油注射[4]、射频烧灼[5]和球囊压迫[1]等方法都是以损害神经功能为代价的;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 MVD )则是目前唯一针对其病因的治疗方法。尽管 MVD 有较高的治愈率,但仍没达到100%的有效率[6-7]。我科截至2014年6月已完成5000余例MVD手术,其中大部分是在近几年完成的,目前有效率已达98%,这说明手术的成功率与术者的经验呈正相关,特别是短期强化训练尤为重要[8]。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识别责任血管,但在处理责任血管前必须先有良好的显露,而操作空间的获得有赖于患者体位、切口和骨窗设计以及入颅选择等一系列的环节。本文通过详细介绍 MVD 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将笔者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与同道分享。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责任血管、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动作电位、有效率、异位、神经脱髓鞘、三叉神经根、抗癫痫药物、治疗方法、早期症状、血管硬化、血管压迫、神经末梢、神经功能、球囊压迫、强化训练、年龄增长

R27;R44

2015-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381-338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实用医学杂志

1006-5725

44-1193/R

2014,(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