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6-5725.2009.08.001
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因为人种的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区别,白种人多表现为颅外段的动脉病变,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则是亚洲患者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占患者病因构成的33%~51%.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颈动脉系统颅内段血管狭窄的检出率很高[1],有报道达到39.3%,而一半以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有颅内动脉的狭窄[2].颅内动脉狭窄可导致脑血流减少与狭窄处血栓形成和血栓或斑块脱落性栓塞,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思维迟钝、认知水平下降或头晕、耳鸣、复视、黑朦等慢性缺血性症状,以及TIA与脑梗死等急性缺血发作.
颅内动脉狭窄、诊断、治疗进展、diagnosis and treatment、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系统、血栓形成、血管狭窄、认知水平、发病机制、动脉病变、病因构成、脑血流、脑梗死、脑动脉
25
R74;R65
2009-06-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181-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