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异常压力系统及其形成机理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异常压力现象普遍发育,但对于凹陷中不同构造带异常压力的刻画与成因机制的探讨却较为薄弱.利用357口井1 354个钻杆测试数据(DST)和重复地层压力测试数据(RFT),测井曲线资料等,详细刻画了不同构造带的压力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南堡凹陷地层压力系统纵向上可划分为3个带,浅部常压带(<1 800m)、中部过渡带(1 800 ~2 400 m)和深部异常高压带(>2 400 m).沙三段发育大规模异常高压,压力系数最高达1.9,超压带顶界面深度约为2400 m;老爷庙构造带中、浅层发育低幅度超压带,压力系数约为1.2;滩海地区东一段和东二段局部发育异常低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和垂直有效应力—声波时差判别图版等方法,并结合烃源岩生排烃过程综合分析等,深入探讨了南堡凹陷不同异常压力系统的形成机理,研究认为:①深部沙三段的大规模超压主要来源于东营时期的泥岩不均衡压实作用,生烃作用也有一定贡献,但相对前者贡献较小;②明化镇时期,生烃作用是最主要的增压机制,而欠压实作用贡献则相对有限;③中浅层低幅超压带来源于深部超压的“传导”,开启的断裂带为其传递通道;④东营末期的区域抬升剥蚀作用引起岩石骨架孔隙回弹和流体收缩,是形成本区异常低压的主要原因.
不均衡压实、生烃作用、超压传导、水热作用、异常高压、南堡凹陷、渤海湾盆地
39
TE122.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15,4127216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6-005,2011ZX05006-006
2018-09-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66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