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剥蚀厚度恢复及构造演化特征
针对钻井少、勘探程度低的东海陆架盆地南部,利用丰富的地震资料,综合地层趋势对比法、泥岩声波时差法及沉积波动分析法,对其关键不整合面剥蚀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的基础上,探讨了盆地充填结构及构造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古新世末-早始新世时期剥蚀作用强,形成T04 不整合面,椒江-丽水凹陷斜坡带和凸起带剥蚀量最高,达800 ~1 000 m,福州凹陷较小,主要在200~400 m,而钓北凹陷则介于200~600 m;渐新世末—早中新世形成的T02 不整合面剥蚀趋势变化较为平缓,钓北凹陷西斜坡、福州凹陷北部、雁荡低凸起以及椒江-丽水凹陷西斜坡南段剥蚀量较大,在500~600 m,其它区域分布较均匀;古新世,裂陷首先在西部坳陷带发育,形成"东断西超"的箕状结构. 始新世,裂陷中心跃迁至东部坳陷带,钓北凹陷形成"双断结构",西带则开始进入拗陷-反转阶段,随后的渐新世东带也进入拗陷-反转期,但反转作用均并不明显,钓北凹陷逐渐变为西向超覆的箕状盆地. 中新世之后,东海陆架盆地自西向东逐步进入区域沉降阶段.
声波时差、沉积波动、剥蚀厚度、构造演化、东海陆架盆地
36
TE121.2(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9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7 -002 -0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13005, 201564006
2016-02-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91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