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奥陶-志留系沉积成岩作用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0253-9985.2006.01.014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奥陶-志留系沉积成岩作用

引用
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奥陶系为一套粉砂质泥岩和灰岩;志留系砂砾岩构成4个沉积旋回,为典型的复理石建造,含油气层位于旋回的底部,4个旋回均已倒转.成岩作用在埋深1 500 m已很显著,富含大气CO2水中沉淀亮晶方解石(Ⅰ),δ13C为-4‰~-6‰,δ18O为-5‰~-6‰.埋深2 400~2 600 m,硫酸盐还原带形成的碳酸盐(Ⅱ)δ13C为-7‰~-10‰,δ18O为-8‰~-10‰,长石溶解形成第一次生孔隙带.埋深3 800~4 000 m,甲烷生成带脱羧作用产生的CH4形成波状消光白云石(Ⅲ),δ13C为-11‰~-16‰,而CO2直接形成的碳酸盐δ13C为20‰右右,δ18O均在-12‰~-13‰,SiO2次生包体测温110~120℃,形成第二次生孔隙带.埋深4 500~4 700 m为湿气生成带,形成的碳酸盐(Ⅳ)δ13C为-27‰~-31‰,δ18O为-13‰~-14‰,包体测温130~140℃,含铁方解石大量溶解形成第三次生孔隙带.埋深达到5 000 m以上时产生大量干气(Ⅴ),δ13C为-18‰~-20‰,δ18O为-13‰~-14‰,与包体均一温度150~155℃相一致,形成第四次生孔隙带,孔隙度仅15%~20%.海西运动期间褶皱地层可能倒转,抬升剥蚀可能达5 000 m左右,接着发生"退成岩作用".

包裹体均一温度、次生孔隙带、同位素、世代、碳酸盐胶结物、奥陶-志留系、塔里木盆地东北部

27

TE111.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2006-10-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5-9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0253-9985

11-4820/TE

27

2006,27(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