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次生孔隙纵向分布规律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321/j.issn:0253-9985.2003.03.019

沾化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次生孔隙纵向分布规律

引用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酸盐含量、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以及储层物性等数据,研究了沾化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次生孔隙的纵向分布规律.在小于1900 m的深度,砂岩的孔隙主要为压实和胶结之后的原生粒间孔隙;在埋深达1900 m以后开始出现少量次生孔隙,在1900~2200 m深度范围形成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并存的混合孔隙带;大量的次生孔隙出现在2200~3500 m的深度段.200多口井15000余个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在纵向上的变化关系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次生孔隙主要为长石溶蚀成因,碳酸盐胶结物溶蚀是次要的,这是由有机酸对长石和碳酸盐胶结物的化学反应自由能所决定的.有机酸溶蚀长石的化学反应自由能(-154.49~-17.92 kJ/mol)低于溶蚀碳酸盐(46.89 kJ/mol).在2200~3500 m深度,沾化凹陷烃源岩成熟产生大量有机酸和泥岩中的粘土矿物迅速脱水是产生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的直接原因.

次生孔隙、纵向分布、成因、沾化凹陷

24

TE112.2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9

2003-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86-29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0253-9985

11-4820/TE

24

2003,2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