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321/j.issn:0253-9985.2003.03.018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与次生孔隙成因
通过对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物性、碳酸盐含量等大量资料研究,认为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储层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在浅于1650 m的深度,以原生孔隙为主;在1650~1900 m的深度,溶蚀作用相对较弱,形成了溶蚀与原生孔隙并存的混合孔隙段;超过1900 m深度以后,溶蚀和胶结作用占主导地位,以次生孔隙为主.在不同地区、不同深度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不同:北部陡坡带的次生孔隙主要发育于1650~2450 m,特别是在2100 m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最高;中央隆起带次生孔隙均从1600 m深度以下比较发育,而在1850~2500 m深度段最为发育;在南部缓坡带,次生孔隙总体上主要发育于1900~2600 m深度段.因此,由北向南次生孔隙发育的深度有增大趋势,但发育程度则明显减弱.次生孔隙的形成主要与碳酸盐、长石的溶蚀以及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密切相关,是无机成岩作用和有机热成熟演化产生的CO2和有机酸溶蚀可溶组分的结果.东营凹陷碎屑岩次生孔隙的分布具有以下规律:在纵向上受控于烃源岩的成熟时间,平面上则受酸性水源区平面位置的控制;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与砂体所处的沉积相带密切相关,即水下沉积砂体的次生孔隙要比水上沉积砂体的发育;位于断裂带附近砂层中的次生孔隙比较发育.
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类型、演化、成因、东营凹陷
24
TE112.221(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9-1.7
2003-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8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