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和持续改进
20世纪90年代,危急值概念进入中国。经过十多年发展,自2007年起,原国家卫生部将危急值报告列入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项目和危急值报告制度,对危急值报告项目实行严格质量控制并能提供咨询服务。《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亦对危急值报告提出明确要求[1]。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使检验人员能及时识别危急值,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抢救危重患者、保障医疗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我院检验科2008年实行了危急值报告制度,于2012年参考相关文献并征求相关临床科室意见,确定了本科室的危急值项目及其界限值,规定了危急值报告程序。为了解本科检验危急值的实际应用情况,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我们对2014年4月至6月检验危急值回报情况进行分析。
危急值、报告制度、医院评审标准、抢救危重患者、临床实验室、国家卫生部、咨询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机构、医疗安全、医护人员、实施细则、实际应用、目标管理、临床科室、检验人员、患者安全、本科、报告程序、界限值
R19;R44
2015-04-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