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8-5971.2019.08.007

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研究

引用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预后较差,但目前其影响因素尚未明确.目的 分析首发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HFpEF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9年1月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行PCI的首发AMI患者426例,根据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分为A组(HFpEF患者,n=85)和B组(射血分数保留的非心力衰竭患者,n=32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入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情况、预后及住院时间.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病变血管支数对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预测价值.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有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卒中病史者所占比例、吸烟率、心率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高于B组,舒张压低于B组(P<0.05).(2)两组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清蛋白、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hs-CRP、空腹血糖、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入院时左心房直径(LAD)、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大于B组(P<0.05).(4)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数量、左主干(LM)梗死者所占比例、左回旋支(LCX)梗死者所占比例及PCI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缺血再灌注时间、病变血管支数及左前降支(LAD)、右冠状动脉(RCA)梗死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发生率、恶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发生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突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发生率高于B组(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OR=1.248,95%CI(1.031,1.511)〕、NT-proBNP〔OR=1.005,95%CI(1.003,1.008)〕及病变血管支数〔OR=4.108,95%CI(1.595,10.578)〕是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7)ROC曲线显示,hs-CRP、NT-proBNP、病变血管支数预测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5、0.959、0.589.结论 PCI后发生HFpEF的首发AMI患者预后较差,其中hs-CRP、NT-proBNP及病变血管支数是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的影响因素,且NT-proBNP对首发AMI患者PCI后HFpEF预测价值较高.

心肌梗死、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预测

27

R542.22(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5ZXLCSY00040

2019-10-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1-3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008-5971

13-1258/R

27

2019,27(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