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扬子北缘冲断构造带的古流体记录及其对页岩气保存意义 ——以保地1井为例
为研究中扬子北缘大洪山冲断带古流体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保存的指示意义,以该区保地1井为例,系统采集志留系裂缝脉体样品并开展流体地球化学与包裹体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方解石脉δ13C值变化范围为-8.19‰~0.16‰,碳同位素最小值远小于志留系灰岩夹层,也小于海相碳酸盐岩,结合脉体包裹体群脱硫系数高达23.53~87.90且自下而上具有降低的趋势,表明古流体中有下伏寒武系膏岩层卤水混入,导致古流体SO42-增高,以及寒武系TSR产生的H2 S、CO2沿着裂缝系统进入志留系,致使方解石脉δ13 C负偏和钻遇地层气显发现H2 S.志留系龙马溪组底部包裹体类型以纯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最大均一温度峰值约为110~120℃,最小均一温度峰值为60~80℃;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大洪山冲断带较川东地区志留系页岩抬升剥蚀时间早,古流体形成阶段埋深浅、温度低、含气饱和度低.滑脱带附近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大,最低均一温度发育于该段,表明滑脱带构造活动期次更多、持续时间更长,特别是晚期构造活动更强,成为页岩气逸散的长期通道.综合分析表明,大洪山冲断带发育多个滑脱层的冲断、变形,对多层系页岩气藏和常规气藏破坏较大.
古流体、页岩气、保存条件、包裹体、地球化学、大洪山冲断带、中扬子北缘
44
TE122.3(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2022-08-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620-628